如果说科技是时代之光,科技工作者就是时代的“追光人”。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们让科技走进生产实践,他们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用科技成果点亮我们的时代。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铜陵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马健。
2009年,走出北大的马健意气风发,来到六国化工从操作员做起;十年后,他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了管理层,成为了六国化工的总经理。几经风雨几经沧桑,六国化工也经历了重大革新,带领着铜陵的工业化发展高歌猛进。2009年,去研究院做科研或去化工厂,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主流选择,马健选择了化工厂。马健毕业前,就受到了六国化工时任董事长亲自接待。他让马健自己选择岗位,还邀请他担任董事长秘书,但马健坚持到一线车间担任操作员,“化工专业的学生,不下车间,很难产生真正的价值。”
化工是涉及国民生活衣食住行的基础性产业,而六国化工主营的化肥行业更是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磷酸是六国化工制作磷肥的原料之一,其制造流程是用磷矿石与浓硫酸进行反应,产生硫酸钙和磷酸。
“磷酸萃取,是磷化工业的核心和前提,是生产磷酸工业品的第一步骤。”马健说道。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磷酸萃取工艺非常复杂,影响因子超过200多项,磷酸萃取率想要提升就对技术提出了高要求。
据了解,马健作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总负责人,不仅身先士卒亲自参加重大课题的技术攻关和项目研究开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带领团队,围绕公司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升级等方面全面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在公司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为磷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016年5月-2019年11月
马健作为“一种中品位磷矿生产湿法磷酸及α半水磷石膏的方法”课题组负责人,主要完成人之一。
项目解决了中品位磷矿生产磷酸的工艺难点,实现了副产α半水磷石膏的高质化利用的新途径,对我国传统磷酸二水法升级改造和磷石膏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5月
马健作为“高值化增效型海藻酸尿素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组参与人员,是主要完成人之一。
项目解决了海藻酸尿素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实现了高值化增效型海藻酸尿素生产的规模化、体系化和标准化,最终建成年产30万吨海藻酸尿素规模化生产线。通过农田试验,小麦、棉花增产10%以上,水稻增产22%以上,花生增产25%左右,玉米增产高达30%,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18年8月-2019年10月
马健作为阿里云GTS团队六国化工项目负责人,项目完成了湿法磷酸2条产线工业大脑改造,将磷酸收率稳定提高了7.9‰,最高可达到12‰,最终提升收益约1000万元/年。
目前,已基本建立化工行业国内领先、全面集成的信息化体系。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企业等荣誉,公司 “工业大脑”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优秀解决方案,2020年成功入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组织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赛区数字化转型大奖。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马健作为公司环保改造项目负责人,狠抓三废治理,实现清洁生产。设计建设了一套90m3/h淋溶水反渗透处理和应急处理装置,解决了雨水季节淋溶水向周边蔓延的风险;实现了磷石膏堆场三层修坡、客土喷播复绿,避免磷石膏堆存沉陷、崩塌、滑坡的风险;坚持生产废水清污分流,实现浑水零排放;全面实施热风炉煤改气、建设锅炉超低排放装置,大大降低装置尾气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2020年9月,高值化增效型海藻酸尿素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身为中共党员,十余年来,马健始终以身作则,兢兢业业,“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一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团队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大浪滔滔,小城逶迤,唯变革者新。“工业物联网浪潮当中,如果我们自己具备一定的部署能力,再结合六国化工本身有的场景,未来我们也能对外赋能,甚至成为一个化工行业的SaaS平台。”六国化工总经理马健说。